当前位置: 首页 > 化工词典 Q> 奎宁

奎宁

产品名称: 奎宁
CAS Registry Number: 130-95-0
EINECS: 205-003-2  
别名: 无水奎宁; 金鸡纳霜; 无水奎宁;奎宁; (6-甲氧基-4-喹啉基)(5-乙烯基-1-氮杂双环[2.2.2]辛烷-2-基)甲醇; 金鸡纳碱;
分子结构:
分子式: C20H24N2O2
分子量: 324.42
密度:  1.21g/cm3
沸点:  495.9°Cat760mmHg
熔点:  176-177 ºC
闪点:  253.7°C
折射率:  1.625 (15 C)
风险术语:  S26;S37/39
安全声明:  R22;R36/37/38
危险品标志:  Xn: Harmful;

其他产品

奎宁相关信息

基本信息

  名称: 奎宁
  英文名:Quinine
  主要成分
奎宁

奎宁

通用名:硫酸奎宁
  化学名:(8S,9R)-6'-甲氧基-金鸡纳-9-醇基硫酸盐二水合物
  结构式
  分子式:(C20H24N2O2)2?H2SO4?2H2O
  分子量:782.96
  规格:0.3g
  奎宁是喹啉类衍生物,能与疟原虫的DNA结合,形成复合物,抑制DNA的复制和RNA的转录,从而抑制原虫的蛋白合成,作用较氯奎为弱。另外,奎宁能降低疟原虫氧耗量,抑制疟原虫内的磷酸化酶而干扰其糖代谢。
  奎宁也引起疟色素凝集,但发展缓慢,很少形成大团块,并常伴随着细胞死亡。电子显微镜观察,可见原虫的核和外膜肿胀,并有小空泡,血细胞颗粒在小空泡内聚合,此与氯喹的色素凝集有所不同。在血液中,一定浓度的奎宁可导致被寄生红细胞早熟破裂,从而阻止裂殖体成熟。
  奎宁对红外期无效,不能根治良性疟,长疗程可根治恶性疾,但对恶性疟的配子体亦无直接作用,故不能中断传播。奎宁对心脏有抑制作用,延长不应期,减慢传导,并减弱其收缩力。对妊
奎宁

奎宁

娠子宫有微弱的兴奋作用。
  口服后吸收迅速而完全。蛋白结合率约70%。吸收后分布于全身组织,以肝脏浓度最高,肺、肾、脾次之,骨骼肌和神经组织中最少。一次服药后l~3小时血药浓度达到峰值,T1/2为8.5小时。奎宁于肝中被氧化分解,迅速失效,其代谢物及少量原形药(约10%)均经肾排出,服药后15分钟即出现于尿中,24小时后几乎全部排出,故奎宁无蓄积性。
  用于治疗耐氯喹虫株所致的恶性疟。也可用于治疗间日疟。

性状

  奎宁是一种可可碱和4-甲氧基喹啉类抗疟药,是快速血液裂殖体杀灭剂。奎宁对疟原虫的红细胞前期,红细胞外期及配子体期均无作用,对疟疾的传播、复发、病因性预防均无效,奎宁确切的作用机制不清楚,但可能干扰溶酶体功能和疟原虫的体内核酸合成。
  作用与作用机制奎宁及其同类物口服或肌注给药很吸收,口服其硫酸盐或二硫酸盐几乎完全由胃肠道吸收,大约1-3h后可达血药浓度高峰,蛋白结合率在健康人中为70%,疟疾患者可达90%或更多。奎宁广泛分布于身体各部位,可通过胎盘,据报道脑型疟疾的脑脊液浓度是血浆中的2%-7%,大部分经肝代谢,主要由尿排泄,原形药物在尿中排泄量占10%左右。t1/2为8-10h,少量奎宁也在胆汁和唾液中出现,也可由乳汁排出。

药效学

  奎宁是喹啉类衍生物,
分子式

分子式

能与疟原虫的DNA结合,形成复合物,抑制DNA的复制和RNA的转录,从而抑制原虫的蛋白合成,作用较氯奎为弱。另外,奎宁能降低疟原虫氧耗量,抑制疟原虫内的磷酸化酶而干扰其糖代谢。奎宁也引起疟色素凝集,但发展缓慢,很少形成大团块,并常伴随着细胞死亡。电子显微镜观察,可见原虫的核和外膜肿胀,并有小空泡,血细胞颗粒在小空泡内聚合,此与氯喹的色素凝集有所不同。在血液中,一定浓度的奎宁可导致被寄生红细胞早熟破裂,从而阻止裂殖体成熟。奎宁对红外期无效,不能根治良性疟,长疗程可根治恶性疾,但对恶性疟的配子体亦无直接作用,故不能中断传播。奎宁对心脏有抑制作用,延长不应期,减慢传导,并减弱其收缩力。对妊娠子宫有微弱的兴奋作用。

药动学

  口服后吸收迅速而完全。蛋白结合率约70%。吸收后分布于全身组织,以肝脏浓度最高,肺、肾、脾次之,骨骼肌和神经组织中最少。一次服药后 l~3小时血药浓度达到峰值,T1/2为8.5小时。奎宁于肝中被氧化分解,迅速失效,其代谢物及少量原形药(约 10%)均经肾排出,服药后15分钟即出现于尿中,24小时后几乎全部排出,故奎宁无蓄积性。

基本性质

  识别
  CAS号 130-95-0
  ATC编码 M09AA01 P01BC01
  PubChem 8549
  DrugBank APRD00563
奎宁

奎宁

  化学性质
  化学式 C20H24N2O2
  分子量 324.417 g/mol
  物理性质
  熔点 177 °C (351 °F)
  药物动力学性质
  生物利用度 76 to 88%
  蛋白结合 ~70%
  代谢 Hepatic (mostly CYP3A4 and CYP2C19-mediated)
  半衰期 ~18 hours
  排泄 Renal (20%)

适应病症

  用于治疗耐氯喹虫株所致的恶性疟。也可用于治疗间日疟。

临床应用

  口服奎宁治疗疟疾通常用其硫酸盐、盐酸盐或二盐酸盐。碳酸乙酯奎宁,口服给药。治疗恶性疟疾疗程7d,成人每8h0.6g(硫酸奎宁),儿童0.01g/kg,1次/8h。对多抗性恶性疟需加服四环素,0.25g/次,4次/d,连服7d。重症慢速静注时,需要监测心脏毒性,先给负荷量,然后维持量。静脉给药首剂负荷量0.1g/kg(奎宁的二盐酸盐),给药时间要超过30min,一般4h内滴完,维持量是0.01g/kg,每8h1次,滴注时间超过4h。病情严重者,首剂0.02g/kg(最大达1.4g)。

用法用量

  给药说明
  急性中毒量为4~12g,致死量约为8g,常在服药后几小时或几天内死亡,常见的致死原因为呼吸停止,有时由于肾衰。
奎宁水

奎宁水

  1.成人常用量①用于治疗耐氯喹虫株引起的恶性疟时,采用硫酸奎宁,每日1.8g,分次服用,疗程 14日。严重病例(如脑型)可采用二盐酸奎宁,按体重5- 10mg/kg(最高量500mg),加入氯化钠注射液500ml中静脉滴注,4小时滴完,12小时后重复一次,病情好转后改口服。②本品已不作为间日疟的首选药,必要时控制症状可口服重硫酸奎宁,第一日一次0.48g,第二日一次0.36g,每日 3次,连服7日。
  2.小儿常用量用于治疗耐氯喹虫株所致的恶性疟时,小于1岁者每日给硫酸奎宁0.1 ―0.2g,分 2―3次服,1一 3岁0.2― 0.3g,4―6岁,0.3― 0.5g,7一11岁为 0.5―1g,疗程 10日。重症患者应用二盐酸奎宁注射液剂量同成人,按体重5― 10mg/kg(最高量500mg)。
  [制剂与规格]硫酸奎宁片0.3g
  重硫酸奎宁片0.12g
  二盐酸奎宁注射液(1) 1ml:0.25g(2) 1ml:0.5g(3) 10ml:0.25g
  复方奎宁注射液:每支2ml,含盐酸奎宁0.136g、咖啡因0.034g、乌拉坦0.028g
  肌注,一次0.25-0.5g,一日1-2次;口服一次0.3-0.6g,一日3次

禁用慎用

奎宁

奎宁

  孕妇禁用,奎宁有催产作用,可通过胎盘,引起胎儿听力损害及中枢神经系统、四肢的先天缺损。哺乳期妇女慎用。
  对于哮喘病人、心房颤动及其他严重心脏疾患、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重症肌无力、视神经炎患者均应慎用。
  心肌病及孕妇禁用。用奎宁治疗脑性疟疾是危险的,对奎宁过敏者用此药有危险性。

不良反应

奎宁饮品

奎宁饮品

  ①奎宁每日用量超过1g或连用较久,常致金鸡纳反应,此与水杨酸反应大致相似,有耳鸣、头痛、恶心、呕吐,视力听力减退等症状,严重者产生暂时性耳聋,停药后常可恢复;②24小时内剂量大干4g时,可直接损害神经组织并收缩视网膜血管,出现视野缩小、复视、弱视等;③大剂量中毒时,除上述反应加重外,由于抑制心肌、扩张外周血管而致血压骤降、呼吸变慢变浅、发热、烦躁、谗妄等,多死于呼吸麻痹;④奎宁致死量约8g;⑤少数病人对奎宁高度敏感,小量即可引起严重金鸡纳反应;⑥少数恶性疟患者使用小量奎宁可发生急性溶血(黑尿热)致死;⑦奎宁还可引起皮疹、瘙痒、哮喘等。
  白细胞减少,头痛,眩晕,耳鸣,可引起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胀,腹泻。视物模糊(复视),听力下降.特异质者出现急性溶血,血管神经性水肿,支气管哮喘。剂量过大时有心源性虚脱,心动过速,呼吸困难,妊娠期可引起流产.光敏反应。严重过量时呼吸困难,死亡。
  [心血管系统]高度敏感的人长期应用正常量,或过量,心电图上可见QRS增宽、ST延长、T波改变、传导紊乱或室性心动过速。严重中毒者可发生循环虚脱。
  [呼吸系统]可出现过敏性哮喘,奎宁中毒时可导致呼吸受抑制。
  [神经系统]可出现头痛、耳鸣、眩晕,中毒可引起惊厥及昏迷。也可发生肌病。
  [消化系统]常见有恶心,过量可致有腹痛及腹泻。1例发生肉芽肿性肝炎,表现为发热、恶心、呕吐及多关节痛。
  [泌尿系统]奎宁中毒时可发生肾衰,可能由于循环衰竭之故。
  [造血系统]可发生血小板减少,敏感的人甚至小剂量即可出现血小板减少、血小
硫酸奎宁

硫酸奎宁

板减少性紫癜或急性血管内溶血伴肾损害或肾衰。应用奎宁治疗时可发生溶血性贫血,即过去所谓的黑水热。个别病例可发生粒细胞减少。
  [内分泌、代谢]奎宁可致血糖降低,甚至发生低血糖症,同时血中胰岛素浓度升高。
  [特殊器官]黑朦是最严重的不良反应,最明显的症状是视野缩小及视力丧失,停药后可恢复。在早期应用星状神经节封闭治疗黑朦有效。急性奎宁中毒时,首先出现瞳孔扩大,对光反应存在,个别病例的瞳孔可出现蠕动样运动,随后视力完全丧失,多数患者是一过性的,少数为永久性失明。
  奎宁过量时常见有耳鸣,连续长期应用可致永久性听力障碍。
  [皮肤]奎宁皮疹是过敏反应的表现,有发生对阳光过敏者。局部敷奎宁可发生接触性皮炎和对光过敏。

相互作用

  ①制酸药及含铝制剂能延缓或减少奎宁的吸收;②抗凝药与奎宁合用后,抗凝作用可增强;③肌肉松弛药如琥珀胆碱、筒箭毒碱等与奎宁合用,可能会引起呼吸抑制;④奎尼丁与奎宁合用,金鸡纳反应可增加;⑤尿液碱化剂如碳酸氢钠等,可增加肾小管对奎宁的重吸收,导致奎宁血药浓度与毒性的增加;⑥与维生素K合用可增加奎宁的吸收;⑦与布克利嗪、赛克利嗪、美克利嗪、吩噻嗪类、噻吨类、曲美苄胺(trimethofenzamide)合用可导致耳鸣、眩晕;⑧与硝苯地平(硝苯啶)合用,游离的奎宁浓度增加。

用途

  医疗上应用它的几种盐类,作为解热与及防治各种疟疾,但愈后容易复发。副作用不少,主要为耳鸣、重听、头昏、恶心、呕吐等,统称金鸡纳反应。
  硫酸奎宁和盐酸奎宁均是味道极苦的白色结晶,前者微溶于水,供口服,后者易溶于水,供注射用。优奎宁(Euquininum)是奎宁的乙基碳酸酯,几乎无味的白色晶体,可供儿童口服用。奎宁也是通宁水的原料。
  关于奎宁有一则流传很广的故事说,1638年当时秘鲁总督的夫人金琼(Condessa de Chinchon)染上间日疟,由统治安地斯地区的西班牙省长带来了一些金鸡纳树树皮磨成的粉。据当地的原住民告诉省长,这种树皮可以退烧,结果真的有效。后来女伯爵把这帖药带回故乡西班牙,当时疟疾在欧洲大陆肆虐,这种树皮粉就成为欧洲人首次能有效治疗疟疾的药品。但经历史研究发现,可能根本无此事,总督夫人没得过疟疾。奎宁治疗疟疾的最有效的形式被发现于1737年,1820年二位法国化学家白里悌(Pelletier)与卡芬土(Caventou),从规那(quia)的树皮中单离出来,将之称为奎宁或金鸡纳霜(quinine),名称来自印加土语的树名quina-quina。 1850年左右开始大规模使用.
  1527年出版的《本草纲目》提到的常见野生植物青蒿能“治疟疾寒热”。1693年,法国传教士洪若翰曾用金鸡纳霜治愈康熙帝的疟疾。后来,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因患疟,曾向康熙帝索要金鸡纳霜。苏州织造李煦上奏云:“寅向臣言,医生用药,不能见效,必得主子圣药救我。”康熙知道后特地“赐驿马星夜赶去”,还一再吩咐“若不是疟疾,此药用不得,须要认真,万嘱万嘱。”在药物赶到之前,曹寅去世。
  二战期间美国的Sterling Winthrop公司以此为引导,合成了氯奎宁(chloroquine),药效良好。氯奎宁在战后成为抗疟最重要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