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化工词典 T> 替卡西林钠

替卡西林钠

产品名称: 替卡西林钠
CAS Registry Number: 29457-07-6
EINECS: 249-642-5  
别名: (2S,5R,6R)-3,3-二甲基-6-[2-羧基-2-(2-噻吩基)乙酰氨基]-7-氧代-4-硫杂-1-氮杂双环[3.2.0]庚烷-2-羧酸二钠盐;替卡西林钠; (2S,5R,6R)-3,3-二甲基-6-[2-羧基-2-(2-噻吩基)乙酰氨基]-7-氧代-4-硫杂-1-氮杂双环[3.2.0]庚烷-2-羧酸二钠盐;
分子结构:
分子式: C15H14N2Na2O6S2
分子量: 428.38
沸点:  768.3°C at 760 mmHg
闪点:  418.4°C

其他产品

替卡西林钠相关信息

简述

  别名:的卡西林;噻卡青霉素;替
替卡西林钠

替卡西林钠

卡西林,羧噻吩青霉素钠
  外文名:Ticarcillin成分:为半合成的抗假单细胞菌青霉素。
  性状:常用其钠盐,为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冻干制品为饼状物),易溶于水。

适应症

  本品适用于治疗各种细菌感染,其作用范围广泛,主要适应
替卡西林钠

替卡西林钠

症如下:
  严重感染:败血症特殊人群(继发于免疫系统抑制或受损)的感染 、菌血症、 腹膜炎、 腹腔内脓肿 、呼吸道感染 、术后感染 、严重的或复杂的泌尿道感染(如:肾盂肾炎)、 骨及关节感染、 皮肤及软组织感染、 耳、鼻、喉感染。
  本品与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合用治疗多种感染(包括绿脓杆菌感染)时具有协同作用,尤其在治疗危重感染和系统功能低下患者出现的感染时作用显著。本品与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合用时,两种药物应分别给药。

用量用法

  成人(包括老年人)常用剂量:根据体重,每6-8小时给药一次,
替卡西林钠

替卡西林钠

每次1.6-3.2g。最大剂量:每4小时给药一次,每次3.2g。肾功能不全患者的推荐剂量:轻度受损(肌酐清除率>30ml/分钟)每8小3.2g,中度受损(肌酐清除率10-13ml/分钟)每8小时1.6g,严重受损(肌酐清除率<10ml/分钟)每12小时1.6g儿童:常用剂量:每次80mg/kg体重,每6-8小时给药一次。新生儿期的用量:每次80mg/kg体重,每12小时给药一次,继而可增至每8小时给药一次。肾功能不全患儿的用量:须参照成人肾功能不全患者的推荐剂量进行调整。用法:本品可通过静脉点滴间歇给药;本品不用于肌肉注射。静脉点滴:本品需用注射用水或葡萄糖注射液(≤5%)配制成溶液后使用。将本品(3.2g)溶于100ml注射用水或100-150ml5%葡萄糖注射液后使用。注射用替卡西林钠-克拉维酸钾的一次静脉输注须在30-40分钟内完成。应避免输注时间过长而造成血药浓度低于治疗水平。注射用替卡西林钠-克拉维酸钾溶解时会产生热量,配制好的溶液通常为浅灰黄色。配制好的注射用替卡西林钠-克拉维酸钾静脉注射液须立即使用。同一包装的注射用替卡西林钠-克拉维酸钾不能多次使用,剩余的残存溶液必须丢弃;本品不能肌肉注射。

不良反应

  
替卡西林钠

替卡西林钠

  
  1、过敏反应发生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用药。可出现包括皮疹,疱疹,荨麻诊和其他过敏反应。
  2、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和腹泻,罕见假膜性结肠炎。
  3、肝脏功能改变AST和/或ALT增高,个别报道可出现肝炎和胆汁淤积性黄疸。上述改变同样可在其他青霉素类和头孢类抗生素应用中出现。
  4、肾脏功能改变罕见低钾血症。
替卡西林钠

替卡西林钠

  5、中枢神经系统反应:罕见惊厥,主要发生在肾功能不全或大剂量用本品的病人中。
  6.血液系统改变血小板减少症、白细胞减少症和出血现象。
  7.局部反应静脉注射部位的血栓性静脉炎。

给药说明

  1. 使用替卡西林前应注意询问患者青霉素过敏史并注意患者有无过敏疾患或过敏状态。用药前必须作皮肤过敏试验。可以用青霉素G皮试液作皮试,也可以用本品注射
替卡西林钠

替卡西林钠

用针剂配制皮试液,皮内注射0.05-0.1mL,20分钟后观察结果,皮试阳性反应者禁用。
  2. 用药中如发生过敏性休克反应,抢救原则和方法与处理青霉素G过敏相同。一旦发生严重过敏反应,必须就地抢救。包括立即给病人肌内注射0.1%肾上腺素0.5-1mL;必要时以5%葡萄糖注射液或氯化钠注射液稀释后作静脉注射。临床表现无改善者,半小时后重复一次。心跳停止者,可作肾上腺素心内注射,同时静脉滴注大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并补充血容量。血压持久不升者给以多巴胺等血管活性药。同时还可考虑采用抗组胺药,以减轻荨麻疹。有呼吸困难者应予以氧气吸入或人工呼吸,喉头水肿明显者,应及时作气管切开。
  3. 有报道,替卡西林不宜鞘内给药。
  4. 替卡西林水溶液不稳定,应现配现用,不宜配制后久置。
  5. 替卡西林与乳酸钠1/6M溶液属配伍禁忌。
  6. 替卡西林与阿米卡星、氟康唑、庆大霉素、奈替米星、西梭米星、妥布霉素等药物属配伍禁忌。

药理毒理

  本品的主成份含有替卡西林钠(TicarcillinDisodium)及克拉维酸钾(PotassiumClavulanate),替卡西林是一种具效性杀菌作用的青霉素,克拉维酸是一种不可逆性强力β-内酰胺酶抑制剂,β-内酰胺酶能够将某些青霉素、头孢菌素破坏,阻止其对病原菌发挥杀菌作用。克拉维酸钾可抑制这些酶类的作用,破坏细菌防御机制,因此使细菌对迅速达成之替卡西林血中浓度恢复敏感性。克拉维酸钾本身仅有少许的抗菌作用,与替卡西林合并制成注射用替卡西林钠-克拉维酸钾后成为一种具有广谱抗菌范围的抗生素,适合于治疗广泛的细菌感染。

药力学

  本药口服不易吸收,静脉给药后吸收迅速。静脉给药3.2g,替卡西林和克拉维酸立即达峰值浓度,平均浓度分别为330ug/ml和16ug/ml。药物吸收后可广泛分布于心肌、子宫附件、痰液、腹水、羊水、胆汁、脐带血等组织及体液中。本品血清蛋白结合率分别为45%和9%,平均血清半衰期分别为68分钟和64分钟。两者在体内几乎不代谢,约60%-70%的替卡西林和35%-45%的克拉维酸以原形药物经肾随尿液排泄,另有部分药物随胆汁排泄。正常人反复给药无蓄积作用,肾功能不全时药物排泄时间延长。

注意事项

  本品的不良反应与羧?西林相似,当用药时间长及药量大时,可使出血时间延长和电解质紊乱、血钾降低。对肾功能不全的病人,使用本品的双钠盐,可使钠负荷增加。肌注后偶有局部疼痛和静注后发生静脉炎等。亦有血清转氨酶增高出现,但停药后会恢复。本品与庆大霉素合用以提高疗效,但二者不宜放于同一滴注瓶内应用,以防相互影响疗效。

相互作用

  丙磺舒能减少肾小管对替卡西林的分泌,故可延缓替卡西林在肾脏的排泄,但不影响克拉维酸的肾脏排泄。

用药安全

  1.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动物试验显示本品无致畸胎作用,但缺乏人体研究资料,因此本品不推荐孕妇使用。本品可用于哺乳期妇女。
  2.儿童用药:儿童可以使用本品,使用剂量见用法用量儿童项下。
  3.老人用药:老年患者用药同成人。

合成方法

  1、一种替卡西林钠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向异丙醚中加入3-噻吩丙二酸二乙酯,将混合液升温后再加入催化剂和二氯亚砜,定温反应后将反应液降温并减压浓缩,直至除去所有的过氧化物,最后将所得的反应液压入高位罐于0℃保存备用, 2)配制异辛酸钠/丙酮溶液,将配制好的溶液压入高位罐保存备用, 3)将6-氨基青霉烷酸溶于蒸馏水中,将其降温后,加入氢氧化钠使6-氨基青霉烷酸溶解,调节pH值后,再依次加入碳酸氢钠、丙酮及步骤1)所制备的反应液,反应后,使溶液分相,保留水相,回收有机相,在水相中加入活性炭和过滤材料于低温下脱色,过滤,将滤饼洗涤后,合并滤液到反应罐,加入稀盐酸以及甲基异丁基酮,使溶液分相,保留有机相备用, 4)将步骤3)中所得的有机相加入步骤2)所配制的异辛酸钠/丙酮溶液,调节pH值后加入晶种,养晶。 5)将步骤4)结晶后的溶液过滤,用丙酮洗涤滤饼,将洗涤后的滤饼真空干燥,即得替卡西林单钠盐。 6)将替卡西林单钠盐和氢氧化钠配制成水溶液,加入活性炭于低温下脱色,无菌过滤,将滤液压滤至无菌室冻干即得替卡西林钠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