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化工词典 4> 异丙肌苷

异丙肌苷

产品名称: 异丙肌苷
CAS Registry Number: 36703-88-5
EINECS: 253-162-1  
别名: 异丙肌苷;
分子结构:
分子式: C52H78N10O17
分子量: 1115.23252
密度:  g/cm3
沸点:  732.8 °C at 760 mmHg
闪点:  397 °C

其他产品

异丙肌苷相关信息

  异丙肌苷
  [外 文 名] Indosine Pranobeox,Inosiplex,Methisoprinol,Isoprinosine,Anavir,Imunovir,Isoviral.
  [简介] 异丙肌苷是一种免疫调节药物,体外试验证明,它能够增强PHA或抗原的免疫反应,促进T淋巴细胞的分化和增殖,且可通过激活TH细胞或巨噬细胞而刺激B淋巴细胞分化和产生抗体。在体内具有抗病毒和抗肿瘤活性,临床双盲试验证明口服异丙肌苷可减少各种病毒感染(如流感、水痘、风疹、流行性腮腺炎及多发性口炎等)的发病持续时间和严重性。本品对艾滋病及肿瘤病人免疫功能的恢复,显著优于安慰剂。异丙肌苷片剂或滴眼剂可使疱疹病毒角膜炎,葡萄膜炎的症状和体征比安慰剂有较大的改善,本品具有代谢迅速,不良反应轻微,服用方便等优点。
  异丙肌苷是由肌苷和N,N-二甲氨基丙醇的对乙酰氨基苯甲酸盐以1:3比例合成的药物。异丙肌苷的应用范围包括病毒性疾病和免疫缺陷疾病。其抗病毒作用主要通过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发挥。
  [药理作用] 本品为一种抗病毒药,除由于其直接的抗病毒作用外,也与其免疫增强作用相关,主要是增强细胞免疫功能。此外,其可增强有比分裂因子所致的增殖,增加抗体的生成,并增加淋巴激活因子的生成。
  免疫调节作用 1. 在体外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对静止的淋巴细胞无作用,但能增强植物血凝素或抗原所触发的免疫反应,促进T淋巴细胞的分化和增殖,产生杀伤性T淋巴细胞。在体外既可激活TH细胞又可提高T细胞抑制功能,故认为是T细胞的调节剂。可增加淋巴激活素的产生,增强巨噬细胞活性和自然杀伤细胞的功能,提高干扰素的作用。2. 在动物体内对免疫功能的影响:用异丙肌苷治疗感染流感病毒的小鼠后,使脾细胞对流感抗原增殖的反应增加3倍,可完全扭转病毒引起的免疫抑制。3. 对人类免疫功能的作用:接触流感病毒致病的志愿者,用异丙肌苷治疗3~6天后,病毒引起的淋巴细胞增殖明显增加,感染细胞的淋巴毒素亦明显增加。感染Ⅰ型或Ⅱ型单纯疱疹病毒病人用异丙肌苷治疗后,外周淋巴细胞在PHA诱导下增加138%;对疱疹抗原的反应,淋巴激活素和淋巴毒素的产生升高63%。
  [临床应用] 应用一多发性口角炎,局灶性生殖器炎等。
  [用法用量] 口服:每次1~1.5g,每日2~3次。
  [制剂规格] 片剂:0.5g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