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化工词典 D> 头孢替坦二钠

头孢替坦二钠

产品名称: 头孢替坦二钠
CAS Registry Number: 74356-00-6
EINECS: 277-834-9  
别名: (7R)-7-[[4-(氨基甲酰基-羧基-亚甲基)-1,3-二硫杂环丁烷-2-甲酰基]氨基]-7-甲氧基-3-[(1-甲基四唑-5-基)硫甲基]-8-氧代-5-硫杂-1-氮杂双环[4.2.0]辛-2-烯-2-羧酸二钠盐;头孢替坦二钠;
分子结构:
分子式: C17H15N7Na2O8S4
分子量: 619.582639
闪点:  
风险术语:  20/21/22-36/37/38
安全声明:  Mildly toxic by intravenous and intraperitoneal routes. Experimental reproductive effects. When heated to decomposition it emits toxic fumes of SOx, NOx, and Na2O.
危险品标志:  Xn

其他产品

头孢替坦二钠相关信息

药物名称

  【别名】 头孢替坦 、头孢替坦二钠、双硫唑甲氧头孢菌素
头孢替坦二钠

头孢替坦二钠

【外文名】Cefotetan 、Disodium、Cefotetan 、Cefotan

性质

  由甲硫四氮唑头霉烯酸与氨羧氧亚乙基二噻丁环甲酸合成的头霉素类抗生素。
头孢替坦二钠

头孢替坦二钠

其钠盐为白色至淡黄色粉末,无臭,味稍苦。较易溶于甲醇,难溶于水、无水乙醇和丙酮,几乎不溶于乙醚、氯仿及己烷。对多种革兰氏阴性菌需氧及厌氧菌有杀菌作用,如对大肠杆菌、克雷伯菌属、柠檬酸菌属、变形杆菌属等作用强于其他头霉素类。对绿脓杆菌无作用。对β-内酰胺酶极稳定。肌肉注射该品,1h后血药浓度达峰值,半衰期约为3h,高血药浓度维持较长时间。向组织、体液移行良好。在体内不被代谢,主要白尿中排出。

药理作用

  为头霉素类,作用与第三代头孢菌素近似。对产酶革兰阴性菌和厌氧菌有好作用。
头孢替坦二钠

头孢替坦二钠

该品为半合成广谱头孢 霉素。对革兰阴性菌的作用较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强。临床主要用于呼吸道、肺部感染、腹部感染、尿路感染、妇科感染及中耳炎等。头孢替坦二钠为半合成的第三代头孢菌素,对肠杆菌属细菌有强大活性。其钠盐为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在水中易溶,在甲醇中微溶,在氯仿或乙醚中几乎不溶。其1%溶液的pH值约为6.7;水溶液因浓度不同而显黄色至琥珀色。头孢替坦二钠为杀菌剂。其抗菌作用机制为影响细菌细胞壁的生物合成,导致细菌细胞溶菌死亡,从而起抗菌作用。

抗菌谱

  ①头孢替坦二钠钠为β-内酰胺类广谱抗生素,具有第三代头孢菌类抗菌谱广的特性。对β-内酰胺酶稳定;
头孢替坦二钠

头孢替坦二钠

对革兰阴性杆菌特别是肠杆菌科细菌有强大抗菌活性;对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产气肠杆菌、弗劳地枸橼酸杆菌、吲哚阳性变形杆菌、普鲁菲登菌属和沙雷菌属的最低抑菌浓度(MIC)90介于0.12-0.25mg/L之间。头孢替坦二钠钠对革兰阳性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不及一代与二代头孢菌素,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为2-4mg/L。该品对青霉素耐药肺炎链球菌、淋球菌、脑膜炎双球菌、流感杆菌、化脓性链球菌也具有很强的抗菌活性。
  ②阴沟肠杆菌、不动杆菌属和铜绿假单胞菌对该品的敏感性差。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和肠球菌属、多数脆弱拟杆菌、支原体、衣原体、军团菌均对该品耐药。
  ③头孢替坦二钠钠体外抗菌谱:作用强度抗菌谱Ⅰ+++肠杆菌属杆菌、淋球菌、肺炎链球菌、化脓性链球菌、嗜血流感杆菌、脑膜炎双球菌Ⅱ++敏感葡萄球菌、厌氧菌(除外脆弱拟杆菌)Ⅲ+铜绿假单胞菌、脆弱拟杆菌Ⅳ0肠球菌、MRSA、肠杆菌属中耐该品菌株、难辨梭状芽孢杆菌、军团菌、支原体、衣原体。

药动学

  头孢替坦二钠钠肌内注射后可被充分吸收,肌内注射0.5g或1.0g,血药浓度于2小时达峰值,分别为43和80mg/L,静脉注射0.5g与1.5g,平均血药峰浓度分别为151与286mg/L;静脉滴注0.5g、1.0g,30分钟后,血药峰浓度分别为82、151mg/L。药物吸收后,能较好的透入许多组织与体液中,尤其以胆汁中浓度较高。该品能透过血脑屏障,不论脑膜有无炎症,脑脊液中均能达到抑制大多数阴性细菌的有效抑菌浓度(约为2mg/mL)。头孢替坦二钠钠可透过胎盘进入胎儿,母乳中亦含有低浓度的该品。头孢替坦二钠钠在人体内不被代谢,主要以原形经肾与肝消除。其中约60%经肾随尿液排泄,约40%自胆道经肠道排出。该品的分布容积为0.15L/kg,血浆蛋白结合率为80-95%,半衰期为7-8小时。头孢替坦二钠钠是头孢菌素类中半衰期最长的品种。该品不能被血液透析清除。

适应症

  用于易感菌所致腹内、皮肤软组织感染和尿路、下呼吸道及妇产科等感染。

用量用法

  深部肌注、静注或静滴:
  成人:每日1-6g,等量分注,12小时1次。成人常用量每12小时用1-2g。每日最大剂量以6g为限。
  儿童40-60mg/kg.d,病情严重者可增至100mg/kg.d,分2-3次。

副作用

  1、 个别有皮疹、瘙痒、药热等皮肤过敏反应。
  2、偶有血象改变、肝肾功能异常、腹泻等不良反应;
  3、罕有恶心、呕吐、休克等不良反应。

注意事项

  1、过敏反应:皮疹、瘙痒、发热。
  2、胃肠功能紊乱有腹泻、恶心、呕吐。
  3、血象轻微改变及肝功能异常。
  4、可致低凝血酶原症,有出血倾向。
  5、禁用于对该品过敏者、乳儿、小儿及对利多卡因过敏者。
  6、 慎用于对青霉素、头孢菌素类有过敏吏者及严重肾功能患者。
  t1/25.4小时对绿脓杆菌感染无效。(1)偶可致过敏,出现荨麻疹、皮疹、药热等,也还可致休克,对于曾用头孢菌素类药物过敏者,以及过敏体质者应慎用,最好能在用前进行皮试(皮试液浓度300μg/ml),在用药过程中发生过敏症状即应停药。 (2)偶可致BUN升高,停药可恢复。由于主要经肾排泄,肾功能受损者应慎用。 (3)偶可致嗜酸细胞增多、白细胞减少以及红细胞减少。 (4)少数病人可有氨基转移酶和碱性磷酸酶升高。 (5)消化道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和腹泻等。极少数病例可致伪膜性肠炎、应予警惕。也可致念珠菌二重感染。 (6)该品应用可影响某些检验结果,如斑氏或斐林氏尿糖试验可显示假阳性、直接抗人球蛋白(Coombs)试验假阳性以及血肌酐(Jaffe法)升高。

不良反应

  头孢替坦二钠钠不良反应与治疗的剂量、疗程有关,其主要不良反应有:
  1.过敏反应以皮疹、荨麻疹、红斑、药热、支气管痉挛和血清病等过敏反应多见,少见过敏性休克症状。
  2.消化道反应少数病人有恶心、呕吐、纳差,腹痛、腹泻、胀气、味觉障碍等胃肠道症状,偶见伪膜性肠炎。
  3.血液学改变少数患者用药后可出现血色素降低,血小板、中性粒细胞减少,嗜酸粒细胞增多。
  4.肝、肾功能异常少数病人用药后可出现血清转氨酶、乳酸脱氢酶和碱性磷酸酯酶值升高,尿素氮、肌酸、肌酐升高。
  5.二重感染少数病人长期应用该品可导致耐药菌的大量繁殖,引起菌群失调,发生二重感染。
  6.少数病人长期应用该品可能引起维生素K、维生素B缺乏。
  7.应用该品期间饮酒或接受含酒精药物者可出现双硫仑样(disulfirm)反应(病人面部潮红、头痛、眩晕、腹痛、胃痛、恶心、呕吐、气促、心率加快、血压降低、嗜睡、幻觉等)。
  8.肌内注射时,注射部位可能引起硬结、疼痛;静脉给药时,如剂量过大或速度过快可产生灼热感、血管疼痛,严重者可致血栓性静脉炎。

给药说明

  1、对青霉素有过敏史的患者,使用头孢替坦二钠钠前须进行皮试。皮试阳性反应者不能使用本药。
  2、使用该品时如遇过敏性休克反应,可按青霉素过敏性休克处理方法处理。
  3、头孢替坦二钠钠用药时应作快速静脉滴注或徐缓静脉推注,不宜作快速静脉推注。
  4、头孢替坦二钠钠肌内注射不宜用于早产儿、新生儿、6岁以下幼儿及对利多卡因或酰胺类局部麻醉药过敏者。
  5、头孢替坦二钠钠与下列药物属配伍禁忌:氨基糖苷类药、红霉素、四环素、两性霉素B、血管活性药(间羟胺、去甲肾上腺素等)、苯妥英钠、氯丙嗪、异丙嗪、维生素B族、维生素C等。由于本药的配伍禁忌药物甚多,故应单独给药。
  6、头孢替坦二钠钠治疗期间及停药后一周内应避免饮酒,也应避免口服或静脉输入含乙醇的药物。
  7、药物过量时可采取对症和支持治疗:
  (1)对急性过敏反应可给一些常规药物(抗组胺药、皮质类固醇激素、肾上腺素或其它一些加压胺)、吸氧和保持气道通畅(包括插管术)。
  (2)对抗生素相关性的伪膜性结肠炎,中度到重度病例需要补充体液、电解质、和蛋白质。可口服甲硝唑、杆菌肽、消胆胺、万古霉素;必要时可反复给药。但对严重的水样腹泻,不宜使用抗肠蠕动的止泻药。
  (3)如有临床指征可给予抗惊厥药。
  8、溶液配制:
  (1)肌内注射用药的配制:用0.9mL灭菌注射用水、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或1%盐酸利多卡因加入250mg头孢替坦二钠钠钠中,或以3.6mL前述溶剂加入1g药物中,使每1mL溶液中含有约250mg的头孢替坦二钠钠。肌内注射液在室温(25℃)可保存(90%活性)1-3日,在4℃可保存3-10日,保存期随浓度而异。
  (2)静脉溶液的配制:将9.6mL的上述稀释液(除利多卡因外)加入1g头孢替坦二钠钠中,制成每1mL含100mg头孢替坦二钠钠的溶液。静脉注射液在室温下可保存(90%活性)3日,在4℃时可保存10日。
  (3)因保存时间、药物浓度和稀释液的不同,配制溶液颜色可为淡黄到琥珀色。

安全性

  注射用头孢替坦钠的安全性再评价目的评价注射用头孢替坦钠的安全性.方法将注射用头孢替坦钠配成适当浓度,观察豚鼠静脉注射后有无过敏反应(因头孢菌素类药物容易引起豚鼠中毒,所以增作大鼠过敏试验)、家兔静脉注射有无血管刺激性及热原反应、体外溶血试验中是否具有溶血和血球凝集作用.结果大鼠静脉注射用头孢替坦钠无过敏反应,家兔静脉注射用头孢替坦钠无血管刺激性及热原反应,体外溶血试验无溶血和血球凝集作用.结论注射用头孢替坦钠可供静脉注射试用给药。

参考资料

  中国药典 第二部
  注射用头孢替坦二钠说明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