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化工词典 R> 鱼藤酮

鱼藤酮

产品名称: 鱼藤酮
CAS Registry Number: 83-79-4
EINECS: 201-501-9  
别名: (2R,6aS,12aS)-1,2,6,6a,12,12a-六氢-2-(1-甲基乙烯基)-8,9-二甲氧基苯并吡喃[3,4-b]呋喃并[2,3-h]苯并吡喃-6-酮; 1,2,6,6a,12,12a-六氢-2-(1-甲基乙烯基)-8,9-二甲氧基苯并吡喃[3,4-b]呋喃并[2,3-h]苯并吡喃-6-酮; 毒鱼藤;鱼藤酮; 鱼藤素; 鱼藤精;鱼藤氰; 鱼藤酮;
分子结构:
分子式: C23H22O6
分子量: 394.42
密度:  1.27(20℃)
沸点:  210-220 ºC (0.5 MMHG)
熔点:  159-164 ºC
闪点:  无意义
折射率:  1.591
风险术语:  S22;S24/25;S36;S45;S60;S61
安全声明:  R25;R36/37/38;R50/53
危险品标志:  N: Dangerous for the environment;T: Toxic;

其他产品

鱼藤酮相关信息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鱼藤酮
  英文名称: rotenone
  中文名称2: 毒鱼藤
  英文名称2: tubatoxin
  化学名:[2R -( 2a α,6a α,12a α)-1,2,12a-四氢-8,9-二甲氧基-2-(1-甲基乙烯基)[1]苯并吡喃[3,4-b]糠酰[2,3-h][1]苯并吡喃-6(6aH)-酮

CAS No.: 83-79-4
  分子式: C23H22O6
  分子量: 394.45
  外观与性状: 无色斜方片状结晶。
  熔点(℃): 165~166
  沸点(℃): 210(0.067kPa)
  相对密度(水=1): 1.27(20℃)
  溶解性: 不溶于水,溶于醇、丙酮、氯仿、四氯化碳、乙醚等。
  主要用途: 用作农用杀虫剂,也可防治人畜体外寄生虫及用于生化研究。

杀虫机理

  鱼藤酮广泛地存在于植物的根皮部,在毒理学上是一种专属性很强的物质,对昆虫尤其是菜粉蝶幼虫、小菜蛾和蚜虫具有强烈的触杀和胃毒两种作用。早期的研究表明鱼藤酮的作用机制主要是影响昆虫的呼吸作用,主要是与NADH 脱氢酶与辅酶 Q之间的某一成分发生作用。鱼藤酮使害虫细胞的电子传递链受到抑制,从而降低生物体内的 ATP水平最终使害虫得不到能量供应,然后行动迟滞、麻痹而缓慢死亡。
  许多生物细胞中的线粒体、NADH 脱氢酶、丁二酸、甘露醇以及其它物质对鱼藤酮都存在一定的敏感性。Setayria cervi 线粒体中从 NADPH 到NADH这一过程的电子传递可被鱼藤酮高度抑制,并且丝虫寄生物 Setaria digitata 线粒体颗粒中的反丁烯二酸还原酶系统的活性对鱼藤酮敏感。鱼藤酮和水杨氧肟酸可抑制 Trypanosoma brucei brucei 线粒体内膜的电动势 EMT ,从而间接地影响 NADH脱氢酶的活性;鱼藤酮还可抑制 Trypanosoma brucei brucei 线粒体呼吸链中的NADH到细胞色素C和 NADH到辅酶Q还原酶的活性,抑制率高达 80%~ 90%。

防治对象

  蚜虫、黄条跳甲、蓟马、黄守瓜、猿叶虫、菜青虫等。

产品特点

  1、专属性强,杀虫迅速;对昆虫、尤其是蚜虫、蓟马和跳甲有很强的杀除作用,对菜粉蝶幼虫、小菜蛾等幼虫有强烈的触杀和胃毒作用。
  2、持效期长;鱼藤酮的杀虫持效期长,在10天左右。
  3、见光易分解,残留极少;在叶子外表的药液见光极易分解,不会污染环境,施药间隔期3天。
  4、对环境、人畜安全。鱼藤酮除对水生动物有害外,对其他人畜安全,不会污染环境。
  防治对象:蚜虫、黄条跳甲、蓟马、黄守瓜、猿叶虫、菜青虫等。

作用机理

  鱼藤酮的进入人体的作用机理是线粒体呼吸链,导致人体出现呼吸困难和惊厥等呼吸体统障碍

备注

  健康危害: 误服会中毒。对眼睛、皮肤有刺激作用。急性中毒可出现恶心、呕吐、胃痛、腹泻、惊厥、震颤。对肝、肾有损害作用。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有毒,具刺激性。
  危险特性: 与明火或灼热的物体接触时能产生剧毒的光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