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化工词典 2> 酞磺醋胺

酞磺醋胺

产品名称: 酞磺醋胺
CAS Registry Number: 131-69-1
EINECS: 205-035-7  
别名: 酞磺醋胺;
分子结构:
分子式: C16H14N2O6S
分子量: 362.35716
密度:  1.478 g/cm3
沸点:  °Cat760mmHg
熔点:  362.357
闪点:  °C
折射率:  1.637

其他产品

酞磺醋胺相关信息

基本信息

  【其它名称】酞磺醋胺、邻苯二甲酰磺醋酰胺、
酞磺醋胺

酞磺醋胺

酞磺醋酰胺、息拉米、羧苯甲酰磺胺醋胺、Phthalylsulfacetamide、Enteroacetamide、Phthalcetamid、Sulfacyl、Talsigel、Thalamyd、Thalisul、Xolami
  【适应症】
  肠道用磺胺,适用于痢疾、肠炎、以及手术后肠道感染的预防。
  【不良反应】
  尚未见严重不良反应报道.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1g,一日4次.
  【规格】
  片剂:0.5g

药理作用

  本品为酞磺类抗菌药,口服后吸收量极少,在肠道内缓慢
酞磺醋胺

酞磺醋胺

分解出磺胺噻唑而发挥其较强的抑菌作用,本品对革兰阳性和阴性菌均具抗菌作用,但目前细菌对该类药物的耐药现象普遍,肠杆菌科等细菌对其耐药菌株增多。本品为广谱抑菌剂,其作用机制为在结构上类似对氨基苯甲酸(PABA),可与PABA竞争性作用于细菌体内的二氢叶酸合成酶,从而阻止PABA作为原料合成细菌所需的叶酸,减少了具有代谢活性的四氢叶酸的量,而后者则是细菌合成嘌呤、胸腺嘧啶核苷酸和脱氧核糖核酸(DNA)的必需物质,因此抑制了细菌的生长繁殖。本品为白色片。

动力学

  本品口服后仅少量吸收,约95%残留在肠道
酞磺醋胺

酞磺醋胺

内缓慢分解出磺胺噻唑而发挥其抑菌作用,仅5%缓慢水解为磺胺甲恶唑而被吸收。血内磺胺浓度一般低于15μg/ml,但也有高达60μg/ml。

禁忌

  1、对酞
酞磺醋胺

酞磺醋胺

磺类药物过敏者禁用。
  2、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
  3、小于2个月的婴儿禁用。
  4、重度肝肾功能损害者禁用。

注意事项

  1、饭前空腹口服。
  2、交叉过敏反应。对一种磺胺药
酞磺醋胺

酞磺醋胺

呈现过敏的患者对其他磺胺药也可能过敏。
  3、对呋塞米、砜类、噻嗪类利尿药、磺脲类、碳酸酐酶抑制药呈现过敏的患者,对磺胺药亦可过敏。
  4、由于本品对肝肾具有毒性作用,故肝肾功能损害患者宜避免使用。
  5、下列情况应慎用:缺乏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血卟啉症患者。
  6、治疗中须注意血象检查、尿液检查、肝肾功能检查等。由于本品可与胆红素竞争在血浆蛋白上的结合部位,而新生儿的乙酰转移酶系统未发育完善,磺胺游离血浓度增高,以致增加了核黄疸发生的危险性,因此本品在新生儿及2个月以下婴儿的应用属禁忌;由
酞磺醋胺

酞磺醋胺

于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期,肝肾功能还不完善,用药量应酌减。
  7、本品可穿过血胎盘屏障至胎儿体内,动物实验发现有致畸作用。人类研究缺乏充足资料,孕妇宜避免应用。
  8、本品可自乳汁中分泌,乳汁中浓度约可达母体血药浓度的50%~100%,药物可能对乳儿产生影响;本品在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的新生儿中的应用有导致溶血性贫血发生的可能。鉴于上述原因,哺乳期妇女不宜应用本品。老年患者应用本品时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机会增加。因此老年患者宜避免应用,确有指征时需权衡利弊后决定。

过量处理

  磺胺血浓度不应超过200μg/ml,超过此浓度,不良反应发生率增高,毒性增强。

相互作用

  1、不能与对氨基苯甲酸合用,对氨基苯甲酸可
酞磺醋胺

酞磺醋胺

代替本品被细菌摄取,两者相互拮抗。
  2、下列药物与本品同用时,本品可取代这些药物的蛋白结合部位,或抑制其代谢,以致药物作用时间延长或发生毒性反应,因此当这些药物与磺胺药同时应用,或在应用本品之后使用时需调整其剂量。此类药物包括口服抗凝药、口服降血糖药、甲氨蝶呤、苯妥英钠和硫喷妥钠。
  3、与避孕药(雌激素类)长时间合用可导致避孕的可靠性减小,并增加经期外出血的机会。
  4、与溶栓药物合用时,可能增大其潜在的毒性作用。
  5、与肝毒性药物合用时,可能引起肝毒性发生率的增高。对此类患者尤其是用药时间较长及以往有肝病史者应监测肝功能。
  6、与光敏药物合用时,可能发生光敏作用相加。
  7、接受本品治疗者对维生素K的需要量增加。
  8、不宜与乌洛托品合用,因乌洛托品在酸性尿中可分解产生甲醛,后者可与本品形成不溶性沉淀物,使发生结晶尿的危险性增加。
  9、本品可取代保泰松的血浆蛋白结合部位,当两者同用时可增强保泰松的作用。
  10、磺吡酮(sulfinpyrazone)与本品合用时可减少后者自肾小管的分泌,导致血药浓度升高而持久,易产生毒性反应,因此在应用磺吡酮期间或在应用其治疗后可能需要调整本品的剂量。当磺吡酮疗程较长时,对磺胺药的血药浓度宜进行监测,有助于剂量的调整,保证安全用药。
  11、与尿碱化药合用可增加本品在碱性尿中的溶解度,使排泄增多。
  12、与骨髓抑制药合用可能增强此类药物对造血系统的不良反应。如白细胞、血小板减少等,如确有指征需两药同用时,应严密观察可能发生的毒性反应。

注射液制品

药理作用

  1.药理广谱抗病毒药。体外具有抑制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甲肝病毒、腺病毒等多种病毒生长的作用,其机制不全清楚。本品并不改变病毒吸
酞磺醋胺

酞磺醋胺

附、侵入和脱壳,也不诱导干扰素的产生。药物进入被病毒感染的细胞后迅速磷酸化,其产物作为病毒合成酶的竞争性抑制剂,抑制肌苷单磷酸脱氢酶、流感病毒RNA多聚酶和mRNA鸟苷转移酶,从而引起细胞内鸟苷三磷酸的减少,损害病毒RNA和蛋白合成,使病毒的复制与传播受抑。对呼吸道合胞病毒也可能具免疫作用及中和抗体作用。
  2.毒理动物实验发现本品可诱发乳房、胰腺、垂体和肾上腺良性肿瘤,但对人体的致癌性并未肯定。药物对仓鼠等动物可引起头颅、腭、眼、颌、骨骼和胃肠道的畸形,子代成活减少,但灵长类动物实验并未发现药物对胎仔的影响。给予小鼠、大鼠和猴口服酞磺醋胺,剂量分别为30、36和120mg/kg或持续4周以上(相当于人用剂量:给予体重为5kg的儿童4.8、12.3和111.4mg/kg,或者体重为60kg成人2.5、5.1和40mg/kg),出现心脏损伤。本品为无色的澄明液体。

动力学

  静脉滴注本品0.8g,5分钟后血浆浓度为17.8±5.5μM,30分钟后血浆浓度为42.3±10.4μM。进入体内迅速分布到身体各部分,并可通过血-脑脊液屏障。药物在呼吸道分泌物中的浓度大多高于血药浓度。药物能进入红细胞内,且蓄积量大。长期用药后脑脊液内药物浓度可达同时期血药浓度的67%。本品可透过胎盘,也能进入乳汁。与血浆蛋白几乎不结合。在肝内代谢。血消除半衰期(t1/2β)约为0.5~2小时。主要经肾排泄,48小时内从尿液中可检出16.7%±10.3%的药物以原形排出
酞磺醋胺

酞磺醋胺

,6.2%±1.7%的药物以代谢物排泄。药物在红细胞内可蓄积数周。

适应症

  抗病毒药。用于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肺炎与支气管炎。

用法用量

  用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成每1ml含1mg的溶液后静脉缓慢滴注。成人一次0.5g,一日2次,小儿按体重一日10~15mg/kg,分2次给药。每次滴注20分钟以上,疗程3~7日。
  不良反应
  常见的不良反应有贫血、乏力等,停药后即消失。较少见的不良反应有疲倦、头痛、失眠、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并可致红细胞、白细胞及血红蛋白下降。
  禁忌
  对本品过敏者、孕妇禁用。

注意事项

  1.有严重贫血、肝功能异常者慎用。
  2.对诊断的干扰:口服本品后引起血胆红素增高者可高达25%。大剂量可引起血红蛋白下降。
  3.尽早用药。呼吸道合胞病毒性肺炎病初3日内给药一般有效。本品不宜用于未经实验室确诊为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患者。
  4.长期或大剂量服用对肝功能、血象有不良反应。1.本品有较强的致畸作用,家兔日剂量1mg/kg即引起胚胎损害,故禁用于孕妇和有可能怀孕的妇女(本品在体内消除很慢,停药后4周尚不能完全自体内清除)。2.少量药物由乳汁排泄,且对母子二代动物均具毒性,因此哺乳期妇女在用药期间需暂停哺乳,乳汁也应丢弃。由于哺乳期妇女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具自限性,故本品不用于此种病例。老年人不推荐应用。

过量处理

  大剂量应用可致心脏损害,对有呼吸道疾患者(慢性阻塞性肺病或哮喘者)可致呼吸困难、胸痛等。

相互作用

  本品与齐多夫定同用时有拮抗作用,因本品可抑制齐多夫定转变成活性型的磷酸齐多夫定。

治疗案例

  酞磺醋胺为一新型14元环酞磺类类抗生素。与红霉素相比,酞磺醋胺口服后易吸收,在血清和细胞内能达到更高有效水平,而且给药次数少,胃肠道不良反应轻,可提高病人对治疗的依从性。我们比较了用口服酞磺醋胺与静注氨苄青霉素+舒巴坦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剧期的疗效与不良反应。
  COPD的诊断根据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关于COPD的诊治规范(草案)。50例COPD急性加剧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组均为25例,治疗组口服酞磺醋胺片(卡斯迈欣,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0.5克,每天2次,共10~14天;对照组静注氨苄西林+舒巴坦钠(金华迪耳药业有限公司),1.5克,每天2次,疗程7~14天。疗效评定标准根据卫生部1993年《抗菌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结果显示,治疗组有效率为92%;对照组有效率为72.2%。致病微生物清除率二组分别为18/20例(90%),13/18例(72.2%)。不良反应发生率二组均为8%。未能清除的病原微生物包括,治疗组卡他布兰汉菌和流感嗜血杆菌各1例;对照组肺炎支原体3例,嗜肺军团菌和卡他布兰汉菌各1例。
  酞磺醋胺的药动学特点使之特别有利于慢性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感染的治疗。本组酞磺醋胺的疗效优势主要是对非典型肺炎病原体感染的病例。包括肺炎支原体、军团菌和衣原体等非典型肺炎的发病率近年有所上升,选择抗生素时,抗菌谱应能兼顾到这部分病原体。总之,酞磺醋胺治疗COPD急性加剧期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病原覆盖面广,使用方便,为一种比较理想的高效抗生素。

副反应案例

  酞磺醋胺致神经系统不良反应1例患者,女,63岁,因患慢性支气管炎伴上呼吸道感染,用酞磺醋胺1.2g加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滴,qd,4d后上呼吸道感染明显好转。但病人自诉头晕、头痛、行走不稳等神经系统症状,立即停药,上述症状逐日好转,5d后自觉症状完全消失。时隔1个月后,患者因受凉后又出现咳嗽咯痰,再用酞磺醋胺1.2g加入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静滴,qd,用药3d后上述神经系统症状又出现,停药后上述症状逐渐消失。
  讨论:酞磺醋胺临床上主要用于敏感菌引起的各种感染,如肺炎、蜂窝织炎、扁桃体炎、泌尿系感染等,由于本品可进入骨组织中,和骨有特殊亲和力,故特别适用于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的急慢性骨髓炎。本品常见不良反应是腹泻、腹痛、腹胀、血便等胃肠道反应,偶有引起假膜性肠炎等。静滴时剂量过大或速度过快,可引起血压下降、昏厥;偶可引起呼吸心跳停止。本文报告的病例系用药后产生明显神经系统症状,笔者分析可能与以下原因有关:
  ①药物的蓄积作用:酞磺醋胺在体内分布很广,患者开始用药时并无不良反应,第1次用药4d后,第2次用药3d后才出现上述神经系统症状,这说明连续几天用药,体内药物的半衰期延长,排泄减慢,当药物达到一定浓度时便引起积蓄中毒,出现上述神经系统症状。
  ②与个体差异有关:由于该患者年龄较大,老年人有其独特的生理特点,因衰老肝肾功能减退,使药物的吸收效率下降,同时机体的生物转化和排泄功能亦减弱,其结果是使患者对药物的敏感度增加。加上老年人代偿适应能力较差,对药物的耐受性也差。故在常用剂量下会出现上述不良反应。
  酞磺醋胺致药物热患者男,24岁,因不明发热两月来我院就诊,查体:T38.2℃,R20次?min-1BP120/80mmHg,血常规:红细胞3.73×1012/L,白细胞6.7×109/L,尿常规:隐血+++,RBC8-10,经心超诊断为感染性心内膜炎,二尖瓣重度关闭不全。给予青霉素和氨基糖甙类药物治疗,体温控制不佳,后改用酞磺醋胺0.8gbid静脉滴注,患者体温降至正常,用药10天后体温突然升至39.2℃,连续两天不退,故怀疑为药物引起的药物热,停止用药,体温迅速恢复正常,调整治疗方案改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后未再出现发热等不良反应。
  酞磺醋胺是一种糖肽类抗生素,其作用机制是以高亲和力结合到敏感细菌细胞壁前体肽聚末端的丙氨酰丙氨酸,阻断构成细菌细胞壁的高分子肽聚糖合成,导致细胞壁缺损而杀灭细菌。说明书所列不良反应有皮疹、恶心、静脉炎等,但它致药物热不多见,此次患者用药10天后突发高热不退,停药后体温迅速恢复正常,经分析认为是酞磺醋胺引起的药物热,其致热机制可能是药物自身成为半抗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抗原抗体形成免疫复合物,直接或在补体作用下刺激吞噬细胞释放内源性致热物质。因此提醒临床医师在用药前应询问患者有无药物过敏史,用药后出现药物热或其他过敏反应应立即停用或更换有关药物,告诉患者及家属并登记记录,防止重复使用。
  静脉滴注酞磺醋胺致上消化道大出血1例
  1、病例报告
  患者男性战士,23岁。因高热、咳嗽2天入院。入院后检查诊断为大叶性肺炎。因患者对青霉素、环丙沙星等多种抗菌素过敏,无大环内酯类药物过敏史,我们用酞磺醋胺针剂(浙江金华康恩贝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生产)0.5g 0.9%氯化钠溶液250ml静脉滴注,时间不少于60分钟,行抗炎治疗,1/日。首次滴注完毕后患者无任何不适,第二天滴注完毕2小时后患者出现腹痛、便血、色暗红,量约1200ml,伴头晕、胸闷、乏力,无恶心、呕吐,无腹泻、里急后重。查:神志清,面色苍白,四肢湿冷、烦躁,脉搏114次/分,血压80/65mmHg。诊断为:1、失血性休克2、上消化道大出血。立即给予吸氧、采用大量平衡液快速滴注补充血容量、运用多巴胺等血管活性物质升压及地塞米松等一系列综合措施,积极抗休克治疗;采用去甲肾上腺素8mg 冰盐水100ml口服、西米替丁0.4g 0.9%氯化钠溶液250ml滴注止血等治疗措施,2小时后患者休克症状得到改善,生命体征平稳,后出血症状未再出现。
  2、讨论
  消化道
  酞磺醋胺素是15元环半合成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主要是通过阻碍细菌转肽过程,抑制蛋白质合成达到抑菌作用。临床上广泛用于敏感菌所致的上下呼吸道感染以及衣原体和非多重耐药淋球菌的单纯性生殖道感染。其不良发应轻,发生率低,病人有较好的耐受性。该药临床上以往有胃肠道反应如腹痛、腹泻、稀便、呕吐,注射部位疼痛、局部炎症及皮肤过敏等不良反应的报道。但目前临床上还没有静脉应用阿奇毒素后出现消化道大出血的报道。该病例中,患者否认消化道疾病特别是溃疡病史,近期未用过有损害胃肠道粘膜的药物,可以判断是阿奇毒素所致的消化道出血。因此,在临床应用酞磺醋胺前,作为医师,应仔细询问病人有无消化道疾病史,特别是溃疡病史,有消化道疾病史应慎用,溃疡活动期间应禁用,用药期间出现腹痛及消化道出血症状时要及时停药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酞磺醋胺致发热及白细胞减少
  患者女,27岁,因股骨头假体松动下沉入院。于2002年12月31日行全髋关节翻修术,术后连续应用酞磺醋胺(稳可信)1.0g,bid预防感染。患者于治疗第3天(2003年1月2日)出现体温升高,最高达39.4℃,并伴有胸闷。给予安痛定注射液2ml、柴胡注射液2mlim,酒精擦浴,降温不明显;给予地塞米松10mgim后,体温降至38℃。1月3日因术中出血较多,术后检测血常规RBC2.96×1012?L-1,Hb83g?L-1,HCT25.6%,WBC3.46×109?L-1,故输血400ml,输血前给予地塞米松5mgim预防输血反应,当日体温正常。1月6日体温再次上升至38.2℃,复查血常规RBC4.05×1012?L-1,Hb116g?L-1,HCT34.5%,WBC6.27×109?L-1,继续给予酞磺醋胺治疗。以后,患者反复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39.2℃。因伤口愈合良好,医生认为发热的原因可能为异体骨反应,故给予安痛定及柴胡注射液、酒精擦浴等对症治疗。因降温效果不明显,又给予吲哚美辛栓退热。1月10日复查血常规:WBC3.55×109?L-1、L0.17、M0.10、5.8%。此后每日中午(大约在滴注酞磺醋胺后1h左右)开始发热,给予各种对症治疗后夜间及次日清晨体温均正常,患者此间最高体温39.2℃。考虑到患者的规律性发热和白细胞减少可能与药物有关,遂于13日下午停用酞磺醋胺。1月14日患者全天均未再出现发热,但1月15日晨患者体温37.7℃,下午体温最高达39.2℃,血常规WBC2.52×109?L-1、单核巨嗜细胞8.5%,嗜碱性粒细胞2.5%。内科会诊为白细胞减少症,给予鲨肝醇50mgtid、利血生20mgtidpo,此后患者体温一直维持正常,无其他不适,伤口愈合良好,1月21日血常规检查WBC5.18×109?L-1,当日出院。
  专家讨论
  白细胞
  酞磺醋胺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通常出现在治疗1周或数周后,总剂量>25g,而发热是酞磺醋胺引起白细胞减少的主要症状。药源性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和药物热均被视为由免疫系统介导,或对骨髓的直接抑制造成的。其特点为发病晚,发生可逆性中性粒细胞减少,停药后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2~5d可恢复正常。而体温升高出现于用药7d或7d以后,停药后2~3d消退。酞磺醋胺引起的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约为2%,有报告发病率更高,约18%的患者白细胞计数<4.0×109?L-1,8%的患者出现严重的中性粒细胞减少(<1.0×109?L-1)。
  该患者累计应用酞磺醋胺14d,共计26g,与文献记载的用药量相似。患者最初应用酞磺醋胺时出现发热与药物的相关性不明显,可用异体骨反应给予解释。患者1月6日开始已经出现规律性的发热,但由于发热情况并不严重且输血后白细胞水平在正常范围之内并没引起临床足够重视,故患者继续用药。此后患者连续数天均出现用药后体温升高,且白细胞总数下降至2.52×109?L-1,至此考虑患者的规律性发热和白细胞减少与药物有关,停用酞磺醋胺,给予升高白细胞的药物进行治疗,患者于停药2d后体温恢复正常。因此,考虑患者出现的间歇性发热和白细胞减少与酞磺醋胺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