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化工词典 OTHER> 双氯西林

双氯西林

产品名称: 双氯西林
CAS Registry Number: 3116-76-5
EINECS: 221-488-3  
别名: 双氯西林; 双氯青霉素;双氯青霉素; 双氯苯唑青霉素; (2S,5R,6R)-3,3-二甲基-6-[5-甲基-3-(2,6-二氯苯基)-4-异噁唑甲酰氨基]-7-氧代-4-硫杂-1-氮杂双环[3.2.0]庚烷-2-甲酸;
分子结构:
分子式: C19H17Cl2N3O5S
分子量: 470.32638
密度:  1.62 g/cm3
沸点:  692.4 °C at 760 mmHg
闪点:  372.5 °C
折射率:  1.69

其他产品

双氯西林相关信息

基本信息

  双氯西林(双氯青霉素)
双氯西林

双氯西林

别名:双氯青、双氯西林、双氯苯唑青霉素、双氯苯异恶唑青霉素。
  Dicloxacillin (Veracillin, BRL1702)
  【作用与用途】
  本品为半合成青霉素,抗菌谱与氯苯唑青霉素相似,其血浓度和血清蛋白结合率较高。主要用于对青霉素耐药的葡萄球菌感染,包括败血症、心内膜炎、骨髓炎、呼吸道感染及创面感染等。
  【剂量与用法】
  口服,成人,0.25g~0.5g/次,饭后1-2小时口服为宜,4~6次/日;儿童,每日30mg~60mg/kg,分4次。
  【副作用】
  1 与青霉素有交叉过敏反应,用前应作青霉素皮试。
  2 青霉素过敏者禁用。
  3 有胃肠道反应、腹胀、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偶有转氨酶升高。
  4 新生儿、肝功能严重损害者慎用。
  双氯西林
  (双氯青霉素)
  【别名】双氯青、双氯西林、双氯苯唑青霉素、双氯苯异恶唑青霉素。 Dicloxacillin (Veracillin, BRL1702)
  【作用与用途】 本品为半合成青霉素,抗菌谱与氯苯唑青霉素相似,其血浓度和血清蛋白结合率较高。主要用于对青霉素耐药的葡萄球菌感染,包括败血症、心内膜炎、骨髓炎、呼吸道感染及创面感染等。
  【剂量与用法】 口服,成人,0.25g~0.5g/次,4~6次/日;儿童,每日30mg~60mg/kg,分4次。

产品说明

  成分:本品为复方制剂,其组份为为阿莫西林0.25g和双氯西林0.125g。
  性状:本品为薄膜衣片,除去包衣后显白色或类白色。
双氯西林钠分子结构

双氯西林钠分子结构

规格:0.375g(阿莫西林0.25g,双氯西林0.125g)
  贮藏:密闭,在凉暗干燥处保存。
  包装:双铝包装,12片/盒,24片/盒。
  有效期:暂定24个月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阿莫西林和双氯西林能穿过胎盘,并可在乳汁中分泌。在怀孕期间用本品治疗感染的安全性尚未建立,但目前未见有害性的报道。用本品治疗须衡量对母亲和婴儿的潜在危险,哺乳期妇女慎用。
  儿童用药:新生儿和幼儿肾功能发育不健全,使用本品应监测血药浓度,必要时进行剂量调整。
  老年用药:老年患者应根据肾功能情况调整用药剂量或时间。

注意事项

  1、本品为青霉素类药物,使用本品治疗可能会出现严重甚至致命的过敏反应。治疗前需详细询问病人的过敏史。治疗时若出现过敏反应,应停止用药,并采取适当治疗措施。严重过敏反应需紧急处理,如使用肾上腺素、吸氧、静注皮质类固醇及使用导气管等。
双氯西林

双氯西林

2、对头孢类药物有过敏史患者慎用。
  3、已有报告在使用所有种类青霉素(包括阿莫西林和双氯西林钠)的患者中发生伪膜性肠炎,严重程度为中度至重度。在使用青霉素患者发生腹泻时需考虑伪膜性肠炎的可能。
  4、治疗期间应注意可能发生的霉菌或细菌病原体的重复感染。若出现重复感染(通常为肠杆菌、念球菌或假单孢菌感染),应停止用药并适当治疗。
  5、尽管青霉素类毒性很低,但长期治疗时建议进行肾、肝和造血肝功能评价。若肾功能降低,应根据降低程度减少剂量。肝功能异常病人慎用本品。
  6、传染性单核多细胞增多症患者使用本品,班丘疹发生率增加,应避免使用本品。

药理毒理

  双氯西林为广谱青霉素类抗生素,双氯西林为异恶唑青霉素,后者不易被青霉素酶破坏。本品体外对下列
双氯西林

双氯西林

细菌有抗菌作用。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A组和B组溶血性链球菌、草绿色链球菌、粪链球菌、肺炎球菌等。革兰氏阴性菌:淋病奈瑟氏菌、脑膜炎双球菌、流感和副流感嗜血杆菌、大肠杆菌、奇异变形杆菌、沙门氏菌属细菌等。厌氧菌:梭状芽胞杆菌属、放线菌属细菌等。

药代动力学

  双氯西林在胃酸条件下稳定,口服吸收良好。食物对阿莫西林的吸收无任何影响,但能减少双氯西林的吸
双氯西林

双氯西林

收。口服1~2小时内血药浓度均可达到高峰值,半衰期为0.5-1.5小时。阿莫西林的蛋白结合率较低,约为20%;而双氯西林的蛋白结合率可达97%以上。两者可广泛分布于组织和体液中,但极少进入脑脊液。两者体内代谢有限,原形药物和代谢物均通过肾小球过滤和肾小管分泌方式在尿中排泄,尿中排泄占口服剂量的60%,少量通过粪便和胆汁排泄。

药物相互作用

  1、丙磺舒、阿司匹林、吲哚美辛、保泰松、磺胺药可减少本品在肾小管的排泄,因而使本品的血药浓度升高,血消除半衰期(t1/2β)延长,毒性也可能增加。
  2、本品与别嘌醇合用时,皮疹发生率显著增高,故应避免合用。
双氯西林

双氯西林

3、本品不宜与双硫仑等乙醛脱氢酶抑制药合用。
  4、本品与氯霉素合用于细菌性脑膜炎时,远期后遗症的发生率较两者单用时高。
  5、氯霉素、红霉素、四环素类等抗生素和磺胺药等抑菌药可干扰本品的杀菌活性,因此不宜与本品合用,尤其在治疗脑膜炎或急需杀菌药的严重感染时。

不良反应

  口服可引起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胀、腹泻、青霉素过敏者忌用,个别病例可致白细胞减少,皮疹、药热、头痛、心悸,大剂量可有神经系统反应,如神志不清、抽搐、惊厥。
  1、以皮疹最常见的过敏反应;口服可引起轻度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反应;大剂量使用(每日200mg/kg)时可出现肾脏毒性等。
  2、多见过敏反应:斑丘疹(尤其易发生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巨细胞病毒感染、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患者)、荨麻疹及其他血清病样反应、喉水肿、药物热和嗜酸粒细胞增多等。
  3、二重感染:长期或大量应用本品可致耐青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阴性杆菌或白念珠菌感染(舌苔呈棕色甚至黑色)。
  4、少见粒细胞和血小板减少、一过性血清氨基转移酶升高、剥脱性皮炎、过敏性休克、神经毒性和肾毒性等。

检测

  HPLC法测定阿莫西林双氯西林钠胶囊含量 目的:建立阿莫西林双氯西林钠胶囊中阿莫西林和双氯西林钠的含量测定方法。
  方法:采用ShimadzuVP ODS色谱柱,流动相为0.008mol/L十二烷基硫酸钠(用磷酸调节至pH4.5),甲醇(体积比68∶32),检测波长225nm。
  结果:阿莫西林和双氯西林在该色谱条件下均有合适的保留,测定可在10min内完成。阿莫西林在0.0050~1.0000mg/mL,双氯西林在0.0025~0.5036mg/mL质量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阿莫西林和双氯西林钠平均回收率(n=9)分别为99.4%(RSD=1.0%)和99.1%(RSD=0.97%)。
  结论:该方法准确、重复性好、灵敏度高,可用于该产品的质量控制。

双氯西林说明书

  中文别名 双氯西林、双氯苯甲异恶唑青霉素、双氯苯唑青霉素、双氯青霉素
  英文别名 Dicloxacillinum、Dicloxin、Maclicine、Stafopenin、Veracillin
  药品类别 青霉素类抗生素
  药物作用
  本品吸收快,血浓度高,肌注30分钟--1小时就能达到高浓度血药峰,与其他抗生素无交
  叉耐药性。毒性低,与血清蛋白结合率为94%。
  适应症
  主要用于对青霉素G耐药或应用其他抗生素治疗无效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治疗。本品
  适用于治疗敏感细菌所致的胃肠道感染、尿路感染、呼吸道感染、软组织感染、脑膜炎
  、败血症、心内膜炎等。
  用法用量 口服:0.25-0.5g/次,4次/日,饭前服。小儿每日25-50mg/kg,分4次
  。肌注:0.25-0.5g/次,每4-6小时1次。
  注重要点 常有过敏反应,如皮疹、荨麻疹、痒疹等;偶有恶心、呕吐、食欲不
  振、腹胀、腹泻、转氨酶升高等。新生儿及肝功能不良者慎用。用前需用青霉素钾(钠
  )作过敏试验。
  药品规格 片剂:0.25g;粉针剂:0.5g
  作用与用途
  本品为半合成青霉素,抗菌谱与氯苯唑青霉素相似,其血浓度和血清蛋白结合率较高。
  主要用于对青霉素耐药的葡萄球菌感染,包括败血症、心内膜炎、骨髓炎、呼吸道感染
  及创面感染等。